东莞望牛墩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wangniudunlsh.com 望牛墩律师事务所 免费提供法律咨询
|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雇员下班途中遇车祸雇主是否应赔偿
2011年8月,受雇于五莲某石材厂的张某,加班后驾驶二轮摩托车回家途中与陈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事故导致张某受
伤、车辆损坏。交警部门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经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由陈某赔偿张某部分损失,其余经济损失保留诉权。后张某以雇员人身损害为由,要
求石材厂老板李某承担雇主责任,赔偿其经济损失5万元,遭到李某拒绝。
对于雇员下班途中遭受人身损害可否要求雇主赔偿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雇员下班后回家的行为是否属于从事雇佣活动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对“从事雇佣活动”做了
界定,即“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认定某个行为是否属于从事雇佣活动,可以参考以下标准:1.职责标准。考察行为是
否与受雇范围相一致或相关联,是否存在超越职责范围,是否与其履行职责有必然的联系,是否是出于从事雇佣活动的合理需要;2.时空标准。行为若是发生在履
行职责的时间、地点范围内,通常属于从事雇佣活动的范围;反之,则难以认定;3.指示标准。一般情况下,行为若是受雇主的指示从事某项活动,即使该活动超
出了原先确定的雇佣活动的范围,只要该行为没有明显触犯法律(比如雇凶杀人),那么该行为亦属于从事雇佣活动。
第二、雇员所受伤害与其从事的雇佣活动有无因果关系。雇主承担责任的前提是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所遭受的伤害与其从事的雇佣活动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比如
工作本身具有的危险性,雇主没有尽到充分的安全保障义务等。若是雇员自身的原因导致其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受伤,而与雇佣活动本身没有直接的关联,那么让雇主
承担全部责任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第三、雇佣关系不同于劳动关系。《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
偿责任。”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
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由此可知,在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而在劳动关
系中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则适用工伤保险进行赔付。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系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所以《劳动法》尽管有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
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可是这样的规定并不能适用于雇佣关系,张某不能要求雇主进行工伤赔偿。
因此,张某回家途中所受伤害不属于是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的人身损害,雇主李某可以不赔偿